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用于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

Gastroenterology. 2009 Oct 20.   DOI: 10.1053/j.gastro.2009.10.031

来自HALT-C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此前曾有两篇日志介绍了一些结果,包括慢性丙肝患者的肝癌高发因素派罗欣小剂量维持不能延缓慢性丙肝患者疾病进展)。这里还是简要的介绍一下这个临床试验。我把这个临床试验为“丙肝患者小剂量干扰素维持疗效研究”,全称是“Hepatitis C Antiviral Long-term Treatment against Cirrhosis”,HALT-C,是一个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的官方网站描述的研究目的包括:对丙肝患者小剂量干扰素的长期维持,了解干扰素是否可以抑制丙肝病毒复制、阻止硬化进展和肝癌发生和减少肝移植的必要性)。在HALT-C的官方网站,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研究结果。这是他们的logo(盗链自其官方网站)

对于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显然价值非凡。尤其是实体肿瘤,早期发现就意味着可以接受潜在根治性的治疗手段。我们说肝癌和胰腺癌两种恶性程度极差,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两种脏器的肿瘤症状出现往往较晚,诊断时肿瘤已经进展至晚期,发生了本脏器的功能减退而阻止手术切除,或者转移到其他器官,无法根治。肝癌的早期筛查,作为一个肝癌大国(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我国肝癌的年发病人数均居全球首位),我国曾做了一些贡献,并产生了小肝癌的理论。这里就不累述了。

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和筛查中的价值,一直受到质疑。目前AASLD指南里认为AFP并不适合肝癌的早期筛查,因为其敏感性和特异度均不高,肝脏超声是受推荐的筛查方法(这个日志曾经提过)。

回到这个研究结果上来,本研究旨在比较AFP和异常凝血酶原(Des-gamma-carboxy Prothrombin,简称DCP)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严格讲,“早期诊断”跟“筛查”其实还是有区别的,这里混为一谈。入组的慢性丙肝患者的介绍见前面的日志(12)。比较半数剂量派罗欣维持过程中发生肝癌的39例患者,并选择未发生肝癌的患者77例作为对照。比较在肝癌诊断12个月前到诊断时的血清DCP和AFP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两个指标选择高低两个不同的数值来分界阳性和阴性,从而获得不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具体的数据见文末的截图。特异度和敏感度是比较难以平衡的,阳性的标准选高了特异度上去了,但是会漏诊增加;如果降下来,敏感性上去了,但是误诊又会增多。基于如此,才有必要多选择几个截点看看。作者没有使用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特异度+敏感性-1)来评估诊断指标的优越性,但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个指标无论是单用还是联用,均不适合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

我自己粗略的算了一下,如果以约登指数来比较的话,DCP要优于AFP,无论是选择高低的截点还是在诊断时还是诊断前1年。

DCP_AFP_for_HCC_091108